综合
青海:强化“双线”广告监管 防范制止不当营商宣传
GGII:2025H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量129万吨 同比增长37%
根据GGII的中增长数据,到2025年上半年,国负中国负极材料的极材出货量将达到129万吨,同比增长37%。料出这一增速虽不及其他主要原材料,货量主要因2024年上半年由于价格预期上涨导致企业提前囤货,同比从而上半年的中增长出货量基数较高。预计2025年,国负中国负极材料的极材出货总量将超过260万吨,同比增长超过25%。料出
2021-2026年中国负极材料出货及预测(万吨)
数据来源: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(GGII),货量2025年7月
从产品细分来看,同比2025年上半年人造石墨的中增长出货量为117万吨,同比增长47%,国负占负极材料总出货量的极材91%;天然石墨的出货量为10.6万吨,同比下降23%;其他材料的占比小幅提升0.2个百分点,这主要受到硅基负极的推动。
2024年-2025年H1中国负极材料出货结构(%)
备注:硅基负极材料为复合后口径;
数据来源: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(GGII),2025年7月
在价格方面,2025年第一季度负极用焦的价格环比上涨超过40%,但第二季度价格有所回落,对负极材料价格的推动作用有限。天然石墨受到人造石墨的挤压,价格略有下滑。在产品性能方面,新一代储能大容量产品推动了人造石墨的克容量提升,多家电池企业的测试表明克容量从350mAh/g提升至353-355mAh/g,压实密度从1.6g/cm3提高至1.65g/cm3,快充倍率(4C)产品的行业渗透率超过15%。新型硅碳材料已开始小批量出货,预计6月行业出货约100吨(纯硅粉),其中超过80%应用于高端数码领域。由于材料一致性问题,动力领域预计2025年仍处于验证阶段,预计到2026年将在动力领域实现规模化增长。在技术发展方面,负极材料的发展方向将继续向快充倍率(4C→>5C)、高压实(1.6→1.7g/cm3)和高克容方向推进。
主流储能锂电池对人造石墨主要性能要求
数据来源:高工产研锂电研究所(GGII),2025年7月
在产能方面,负极材料行业与磷酸铁锂及电池行业类似,均面临结构性产能过剩的情况。TOP5企业的产能利用率超过70%,部分企业几乎满产,而中小企业则缺乏订单,多数沦为代加工厂或停工。GGII预计,2025年下半年至2026年,头部负极企业的新增产能将主要依赖于中小企业代加工及自我扩产(主要集中在海外或西部地区),整体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将缓慢提升。
总体而言,负极材料行业正逐渐走出低谷,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或2026年上半年将开始新一轮的上行周期。